企業名稱:西安培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廖經理
座機:029-68858848 029-89602161 029-89601163
手機:15802947665 13911466466
郵箱:peiyunkeji@163.com
網址:www.648978.com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十二路凱瑞G座3層
西安機器人培訓公司解釋為什么機器人一定要長得像人
科幻小說的“黃金時期”和“新浪潮時期”,大師們在作品中對于機器人的奇異幻想達到了一個高峰。阿西莫夫的小說《我,機器人》系列中,未來在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能看到機器人的身影:家用、醫療、物資運輸、工業生產、環境勘探、資源采集……《趁生命氣息逗留》中,羅杰·澤拉茲尼筆下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更是擁有在廢墟上重建地球的能力。
這股科幻想象的浪潮同時也滲透進了流行文化,機器人形象在20世紀中葉的畫刊、電視里屢見不鮮。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無論是科幻作家還是普通民眾,對于機器人形象的想象和描述幾乎都是趨于人形,即術語所說的“仿人機器人”(humanoid robot)。這種機器人往往被設計為擁有四肢、軀干、頭部,甚至五官,與人類尺寸相當。仿人機器人的整體形象基本以人體結構為參照基礎。
這一現象早有神話與傳說中的先例,在數千年前的歷史中就有類似的記載。如古希臘神話中宙斯所鑄造的無堅不摧的青銅巨人塔羅斯;傳說中13世紀經院哲學家大阿爾伯特制作的機關人偶奴仆;中國關于機器人的記載是《列子·湯問》中的“偃師造倡”??梢钥吹?,“人形機器”這一形象一直都扎根在人們腦中。一些理論認為這種對使用工具的類人形想象直接脫胎于人類的直覺,在創造一件事物時,人類不可避免地會首先以自身為參照。這不僅僅出于人類中心主義所催衍出的傲慢和無畏,更多的是人類本能中存在著的對造物之神奇的贊嘆和謙卑,以至于我們將人造物是否近似自身這一點直接作為衡量創造能力的標尺。
陜西省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十二路凱瑞G座3層
029-68858848 13911466466